蘿蔔起源於地中海東部,亞洲西部。據古書記載,大約在4000年前,巴比倫王國和古埃及就有栽培。公元前500年前後,這種蔬菜被引進到中國。中國培育的新品種,又長又大的肉質根,不同於多數西方人熟悉的小圓形種蘿蔔,其味道也不那麼辛辣。中國自古以來對蘿蔔的醫用價值評價很高。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對蘿蔔也很稱崇,由於蘿蔔容易種植,收穫又高,所以受到歡迎。
蘿蔔中含有葡萄糖、蔗糖、果糖、腺嘌呤、精氨酸、膽鹼。礦物質有鈣、磷、錳、鋅硼、鐵等。有機酸有香豆酸、咖啡酸、阿魏酸、苯丙酮酸、龍膽酸、羥基苯甲酸和多種氨基酸類。維生素有B1、胡蘿蔔素和C。又含萊菔(Raphanusin)。蘿蔔中還含有芥子油,是蘿蔔中辛辣味的來源。 蘿蔔的營養非常豐富,在民間有「小人參」的稱號,所含維生素C是蘋果和梨的8﹣10倍,蘿蔔因不含草酸,是人體鈣的良好來源。
蘿蔔的保健功能有:
1.
幫助消化:
蘿蔔中含的芥子油和類相互作用,能促進胃腸蠕動,增進食慾,幫助消化。粗纖維也能刺激胃腸蠕動,減少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。
2.
增強免疫:蘿蔔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等,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。
3.
防癌抗癌:
蘿蔔中所含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能力;蘿蔔中含有多種,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;蘿蔔中的辣味具有防癌作用。日本研究人員認為,蘿蔔的辣味是蘿蔔中含有80餘種芥末油中的MTBI這種成分形成的。在蔬菜中,只有蘿蔔含有MTBI這種成分,蘿蔔越辣,則防癌效果越好。
4.
抗菌作用:
蘿蔔中殺菌素有抗菌作用,對革蘭氏陽性菌更為有效,水浸劑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。
5.
其他作用:
蘿蔔沖液,可防止膽結石形成。此外,蘿蔔還有降低膽固醇,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作用。
蘿蔔宜生吃,因為蘿蔔中的澱粉不耐熱,遇到70℃ 的高溫便被破壞,維生素C也怕熱。
蘿蔔可算是家常菜,「菜頭粿」、「菜脯」(蘿蔔乾)、「醃漬黃蘿蔔」是最具代表性的加工食品。按營養分析,蘿蔔含有澱粉糖化酵素及維他命A的先導體,具有清涼止渴的功效,可利尿、清熱、幫助消化。身體如果是「熱底子」,煮食鮮蘿蔔,清肺或治胃熱毒的效果更佳;平時燥熱性之便秘、口臭或腫脹,亦可食用蘿蔔來緩解。假如身體是「寒底子」,想吃蘿蔔來調理肺、胃燥熱,但又懼「寒涼破氣」,可用生蒜料理同煮,因生蒜性辛溫,兩者配合自然中和,食之有益無害。